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体育APP下载“一根绳子磨百年”的企业——见学青岛海丽雅集团有感
栏目:华体会官网 发布时间:2025-09-07

  华体会体育平台是一家专注于体育娱乐的领先平台。华体会专注体育竞技,华体会app提供实时体育赛事、华体会棋牌、华体会彩票、华体会百家乐、华体会APP,华体会官网,华体会官方网站,华体会网址,华体会登陆链接,华体会平台,华体会官方平台,华体会app下载,华体会体育靠谱吗,华体会2025最新,华体会世界杯,华体会体育打造安全便捷的互动娱乐平台,体验最好的赛事服务。乙巳蛇年末伏刚过,在一个难得的晴朗而凉爽的天气,有幸来到位于青岛市市北区大沙路2号的海丽雅集团。这里是由旧厂房改造的总部机关住址。走进以绳子为主题的博物馆,设有海丽雅创建发展史展、产品陈列展、安全应急教育培训中心等,院内还装置了高空、深井、消防等救援演示场景。一位气质不凡的女企业家——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原本是重点了解海丽雅集团如何生产登山攀岩运动中安全保护绳缆情况,可听了张旭明的介绍,看了集团的宣传片,参观了集团的创建发展历史,参与了高层逃生体验,目睹了海丽雅集团蛟龙救援队在安全应急中抢救生命、转危为安等各种演示,使我们为之一振,产生了很多“想不到”:一个百年企业怎么会一直在“一根绳子上”做文章?一个民营企业怎么会把自身生存发展系于国家、社会的安全应急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怎么会与“国之重器”“民之常事”联系得如此紧密?一个从普通女工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怎么会有如此高深且接地气的境界和视野?一连串的问号等待着我们的深入考察和思考。

  专注——百年绳匠,绳生不息。从1922年创立制作“扎头绳”的民间作坊,到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到1977年成立国营青岛花边厂,再到改革开放后改制为民营企业并更名为青岛海丽花边织带有限公司,直至2014年成立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这就是青岛海丽雅集团走过的百年历程。百年来,海丽雅集团始终在“一根绳子”上“跳舞”,绝没有在“一根绳子”上“吊死”。他们既有在“绳、缆、线、带”上的产品升级、大踏步前进,又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深耕细作。聚焦在一个看似“简单”的产品上投入百年心血,体现了非凡的战略定力和对主业的坚定信念。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在实践中打造“百年绳匠”,使之“绳生不息”。20世纪90年代,海丽雅迎来了经营危机,董事长张旭明果断关停9个非主业子公司,全力进军技术空白的“特种绳缆”领域,使企业突破低附加值困境,逐步发展为海洋装备、防务装备和安全应急三大产业板块,实现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成为异军突起的行业“隐形冠军”。

  百年绳匠,绳生不息,意味着百年积淀的技术诀窍和经验是其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标示着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对每一道工序的精益求精,对材料、工艺、性能的不断钻研和提升;印证着专注、深耕、持续创新是中小企业成长为行业领袖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海丽雅在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张旭明的领导下,异军突起成为行业中的“隐形冠军”,并为绳缆行业及安全应急行业培育了创新人才。从黄涛研发新型潜标绳缆装备,成为国际联合科学家团队首次使用的中国产品,其本人荣获“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到郑文娇开创国内安全应急体验式教育培训模式,获得青岛市最美“第一响应人”荣誉称号;再到徐连龙带领团队成功研发“蛟龙”安全应急救援技术体系,其本人拥有专利49项,先后荣获“大国工匠”“中国纺织大工匠”“中国纺织工业劳模”等多个“国”字号殊荣,被誉为“80后制绳大师”等。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海丽雅“绳匠辈出、百年赓续、绳生不息”的专注精神。特别在经济发展浪潮中,面对各种风口和多元化诱惑,能够坚守主业,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展现了对企业本质的深刻理解。

  海丽雅由对“一根绳子”的百年专注打磨,使得今天创新产品1000余种,荣获中国专利申请50强企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国家应急产业重点联系企业、国家首批“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企业、全国“百佳”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国家、省、市殊荣百余项。在“浮躁”的商业环境中,海丽雅的百年专注如同一股清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源于对核心业务的长期投入和对品质、技术的不断“攀登”。

  责任——强国安民,匹夫有责。考察中,始终有一个问题萦绕着我们:表面看来,海丽雅集团就是个做绳缆的普通企业,为什么能与“强国”“安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展板中看到,海丽雅为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国家863重大项目研发并配备特种绳缆装备,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成功替代进口产品,这种技术突破确实配得上“强国”二字。而“安民”体现在更多细节,如消防员用的逃生绳、高空作业安全绳等,他们都是作为“救命绳”而非“要命绳”来对待的,确保一丝不苟地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还看到,海丽雅参与制定《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响应要求》《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等5项国家标准、3项山东省地方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等,相当于用“一根绳子”拉起整个行业的安全线。这实质是一种责任,是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

  创始人段巨川1922年从济南到青岛创办协成花边厂(海丽雅集团前身),艰难创业25年,开启了扎头绳国产化制造的先河,实现了以民族企业救国之梦;在战争时期,企业面临生死存亡,销售经理宋云居带领仅存的8名工人将积压的库存全部销售处理,使企业“东山再起”;1956年协成花边厂公私合营,段敬斋被任命为董事,带领大家当年实现产值31万元,利润7.5万元,上缴税金3.1万元,被誉为“江北第一家”;“三年困难”时期,当儿童团长出身的车间主任邢建华为了让工人吃饱饭,她上完大夜班拉板车,每天往返20里地拉菜搬粮,她的敬业负责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在改革开放前夕,副厂长向阳带领技术攻关小组日夜奋战,攻坚克难,终于为生产出合格的帽檐飘带;进入改革开放初期,设备科长饶春生在引进和安装设备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被誉为设备引进和改造的“定海神针”;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时,厂长刘恩达狠抓产品升级换代,创青岛纺织系统人均利税第一名的佳绩;1998年,在现任董事长张旭明的领导下成立了青岛海丽花边织带有限公司。她在一根“绳”上写传奇44年,将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将海丽雅创新生产的特种绳缆及装备,服务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863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大型宇宙飞船返回舱、万米深渊级科考、国家南极专项、新一代载人航天飞船、“天问一号”火星着陆等国家重点项目,带领企业迈向“专精特新”发展的下一个百年。

  海丽雅百年来“强国安民,匹夫有责”的精神,是其作为民族企业的价值宣言和精神内核。它告诉我们,中国制造要崛起,不能只靠几个明星企业,需要千千万万像海丽雅这样“一根绳子磨百年”的坚守者。海丽雅成功的深层密码在于:企业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通过掌握核心科技、服务关键领域来助力国家强大;企业将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置于首位,通过提供极致可靠的安全产品来保障民生安宁;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匹夫)都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并以此驱动自己在看似平凡的领域(一根绳子)上做到极致,用工匠精神和创新机制,在细分领域为国家强盛和人民安全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海丽雅将国家需求和人民群众安危时刻挂在心上,当他们了解到汶川地震等抢险救灾中需要抢救绳缆和应急抢险技术,看到每年海边游泳多人溺水,且有许多人缺乏抢救溺水者技巧而丧失生命,甚至观察到居家厨房容易着火等情况,便义不容辞地研制所需绳缆、灭火围裙等,他们开发生产的潜标绳缆、浮标绳缆、游艇专用绳缆、静力绳、动力绳、高层楼宇缓降器、自救呼吸器、家庭应急包、学生应急包、地震应急包、火灾应急包、车载应急箱、灭火弹、灭火毯等,深受社会和人民群众喜爱;开办的消防、地铁、地震、人防、暴风雨、校园应急、医疗自救、交通应急、安全生产等相应培训机构,已累计培训百万人次。设立了全国首个“第一响应人”见义勇为奖励基金。

  海丽雅“问题导向,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其核心是一种将专注、责任、创新深度融合的企业哲学。海丽雅并非为做绳子而做绳子,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捕捉不同领域中对特种绳缆的刚性需求和痛点。坚持以“问题导向”为根基,善于从市场需求中发现真问题,敏锐从社会需要中寻找突破口,及时以技术攻关解决实际问题,以体现价值创造源于解决问题。他们把“舍我其谁”作为担当,包括对行业责任的担当、对客户信任的担当、对技术极限的担当和对民族工业的担当。面对国家重大工程或关键领域需要突破性绳缆技术时,面对“卡脖子”工程和技术无人区时,面对客户的需求和信任时,他们都敢于站出来说:“这个难题,我们来攻!” 这种精神超越了简单的商业成功,它是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所需要弘扬的核心精神。在充满挑战的时代,这种“看见问题就上,遇到责任就扛”的担当,尤为珍贵。

  所谓“科技为骨”,意味着将科技创新置于企业发展的核心地位,是支撑企业屹立不倒、持续前进的“骨架”。它强调的不是表面的技术应用,而是深层次的、系统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积累。海丽雅并没有固守“一根绳子”的传统,而是果断向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绳缆领域转型。而这个特种绳缆是集新材料、新工艺、智能传感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例如,海丽雅创下的中国绳缆界四个第一,即中国深度(绳缆可适用于海下10000米的深度)、中国强度(绳缆的强度是同直径钢缆的2至5倍)、中国温度(绳缆在-196℃至600℃的环境下不分解不熔化)、中国精度(绳缆表皮与内芯的移滑度为零)等。这些产品对高强度、精密度、耐腐蚀、重量、抗干扰等性能要求达到了极致。海丽雅曾拥有1600项专利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等,都充分证明了其“硬核”科技实力。对海丽雅来说,科技真正成了其安身立命之本和市场竞争中最坚固的护城河。

  所谓“人本为魂”,意味着所有的科技创新最终都要服务于人、源于人、回归于人。它包含了对内以员工为本、对外以用户为本、对社会以责任为本三个层面。海丽雅对内,尊重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劳模创新机制、鼓励工匠精神、为技术人才提供平台,将员工的成长与企业创新紧密结合。这里的“人”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海丽雅对外,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他们的高科技绳缆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为了解决国家重大工程、应急救援、海洋科研、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难题和极端环境下的实际需要。海丽雅对社会,彰显企业责任。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领域,企业价值不仅在于盈利,更在于用科技力量保障人民安全、推动社会进步。

  海丽雅以“科技为骨,人本为魂”,是一种高层次、可持续的创新模式。它避免了“唯技术论”的冰冷,也防止了“唯人情论”的低效。科技提供了强大的硬实力和竞争力,人本则确保了创新的方向和温度,让技术有正确的应用场景和持续的创新动力。它为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了优秀范式,海丽雅以“聚焦市场、用科技创新构建极致产品力、同时紧扣国家与用户需求”的企业发展成功路径,告诉众多中小企业:不必追求大而全,但要求深而精。它重新定义了传统制造业的价值,海丽雅把科技与人本融为一体的完美结合,昭示人们,没有夕阳产品,只有夕阳思维。任何传统产业只要注入科技创新和人文关怀,都能焕发新生,成为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它体现了“硬科技”与“软实力”的结合,“科技为骨”是看得见的硬科技,是可以用专利、奖项和产品性能来衡量的硬实力。“人本为魂”则是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是吸引人才、赢得信任、塑造品牌形象的软实力。海丽雅通过这两者的结合,打造了坚实且难以复制的企业综合竞争力。